蒸汽起源—18世紀工業革命
說起蒸汽機,人們往往會想到早期工業蒸汽機的發明者瓦特,然而,追根溯源,蒸汽機的真正雛形卻是古希臘數學家希羅于公元1世紀發明的“汽轉球”:水沸騰后產生的高溫蒸汽從管子兩邊的出氣孔噴出,從而驅動輪球旋轉。
雖然當時這一成果并沒有得到實際應用,但隨著工業文明的不斷發展,蒸汽機被制造、改良,并作為動力機,廣泛應用于礦井排水、機械制造、汽輪驅動等多個領域,開創了以機器替代手工勞動的科技革命。因此,直至20世紀初,它依然是世界上重要的原動機。
“原動機”外,高溫蒸汽還能用來做什么?
一方面,它能用作深層的殺菌消毒——除了部分耐熱性強的細菌,一般細菌遇上出口處溫度高達100℃的蒸汽,蛋白質便會發生變性,加上一定時間的作用,常規家庭細菌一般就“在劫難逃”了。例如卡赫直立式蒸汽拖把SC 3 Upright產生的高溫蒸汽分子可深入縫隙,殺除包括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等家庭常見菌種,以及無處不在的螨蟲,實現99.999%殺菌率、99%除螨率,同時使清潔效率提升20%。
另一方面,它可清潔表面污垢——溫度越高,分子的熱運動越激烈,也因此,蒸汽的高溫本身便能加快污垢表面的分子運動速度;同時,出口蒸汽的強大噴射壓力,也可與高溫協同,迅速破壞黏附在物體表面的污垢,實現強效清潔。這也是卡赫SC系列蒸汽清潔機之所以可以用純物理的方式,處理廚房、衛生間等處的油污和水垢的原因。
貝思特蒸汽發生器的蒸汽科技有何與眾不同?
作為貝思特蒸汽設備中的“明星產品”之一,蒸汽高溫滅菌機可謂匠心獨具、是深度蒸汽清潔領域的代表——如果你以為所有蒸汽都能殺菌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大部分蒸汽清潔機的蒸汽射流雖然在開始時壓力較高,但連續噴射一會兒后,簡陋的工業設計會導致蒸汽壓力下降到較低水平,溫度也隨之降低,僅能用于除塵去污,做不到殺菌消毒。